本文章没有针对任何厂商和平台, 我只是平等地看不起所有把开源代码修改几下, 自以为是地加个所谓的”加密”, 就敢把产品拿出来祸害用户的垃圾厂商.
本文章的所有内容纯属虚构,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.
0 写在前面
本文中以虚构的笔X分享为例, 介绍一种通过 HTTP 流量抓包/重放实现的简单的获取声称”被加密”的 PDF 源文件的方法.
首先来细数这类分享平台的罪恶:
- 滥用开源代码, 不遵守开源协议. 不仅代码闭源, 甚至在不标注代码来源的情况下修改代码后商用.
- 以文件”加密”平台自居, 实际上并未对文件进行任何意义上的加密, 仅使用开源的前端 JS 代码对 web 端页面权限进行限制. 文件传输\读取过程暴露在完全未加密的状态下, 属于是害人来的.
- 文件水印功能实际上只显示在前端, 并未对文件进行加水印操作, 属于是想省钱想疯了.